来源:红网
(相关资料图)
近日,安徽蚌埠因举办音乐节,在公路大桥上搭建围挡一事引发网络关注。围挡不仅侵占盲道破坏桥面,还引发“怕市民不买票免费听音乐”的质疑。而比事件本身更荒唐的是,当央视记者采访蚌埠市行政执法局执法信息科负责人时,却遭到对方反问:“作为新闻媒体,你多宣传好的方面不行吗?”(7月2日 央视新闻)
如果按照“多宣传好的方面不行吗”这一逻辑,只要媒体多报道好的、少报道不好的,好像世界就不会出现任何违反公序良俗的事情,这实质上是一种诡辩。更何况,问题的关键在于,“多宣传好的方面”的前提条件是“做出好的事情”。回归到这次事件中,该市因举办音乐节用围挡封桥,不仅占用了交通主干道,给市民出行造成影响,而且该行为事先并没有任何报批手续,属于“未批先建”。这本是考虑欠佳、失职在先的行为,却将责任归结于媒体没有“多宣传好的方面”,这样掩耳盗铃的逻辑,何其荒谬?
只想看好的,不想看坏的,只愿听媒体“歌颂声”,不愿听社会“批评言”,这样的态度与行为并不少见。近些年,某些公职人员在面对记者采访时,对记者进行恐吓威胁的事件时有发生,甚至有部分公职人员知法犯法,对记者进行殴打挑衅,这充分反映了某些公职人员还存在“瞒真相”“躲舆论”等自作聪明式的想法。殊不知,这样的行为只会让自己陷入公信力危机,掉入更大的舆论漩涡中。
众所周知,我国的新闻媒体承担着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双重责任,二者相辅相成、携手共进,绝不能将其随意割裂,是“称赞”还是“批评”,都要以客观事实为准绳,而不是凭借主观想法随意决断。要知道,“正面宣传”不仅仅意味着鼓励和称赞,也意味着激励有关单位做出更多“好的事情”。而“舆论监督”更不是故意“使绊”,而是为了将问题摆在明面上,推动事情的解决,让事情向着好的方向发展。
从更深层次看,“多宣传好的不行吗”本质上暴露了某些公职人员媒介素养的缺失。一方面,处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,社会舆论环境和过去大有不同,有时候,一张照片、一个视频,甚至一段文字,短时间内都能引爆网络舆论场,谁想瞒问题、躲舆论,分分钟就会遭到舆论的“反噬”。另一方面,在新媒体时代,如何和媒体打交道、如何和网民沟通,越来越成为不少公职人员的“软肋”。比如,明明可以坦然说清楚的问题,非要遮遮掩掩,从而引发诸多不必要的质疑和猜疑,一些公职人员面对舆论监督时的“手足无措”,在新媒体时代的放大镜下充分暴露出来。
因此,“多宣传好的不行吗”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,那就是必须补好公职人员媒介素养这门“必修课”。首先,公职人员日常要认真对待社会各界提出的问题,及时发布相关信息,回应社会关切,从而提升自己的公信力。其次,在面临舆论监督时,要摒弃逃避舆论监督和瞒报事实的错误思维,拿出诚心诚意和知错就改的态度,坦诚面对各方的监督、及时整改,这样才能推动事情解决,平息舆情。最重要的是,补好媒介素养这门“必修课”,不仅需要在传播规律、媒介知识等“技”上下功夫,更需要“心”的钻研,坦诚相待,以真心换真心,才能切实提高工作水平,才能赢得真正的称赞。(刘一昂)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