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钱江晚报
“老爷子很倔,若不是说要跟他断绝父女关系,他还不肯来住院呢!”在浙江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,潮新闻记者见到于大伯(化名)和他的女儿。
于女士红着眼回忆,父亲的痛风已有三十年了,原本发病时自行吃药就能缓解,可老人没坚持服药,也不听劝,没想到现在竟要面临截肢。
浙江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中医师王吉安对此印象深刻,救护车把于大伯送到医院时,他全身多部位红肿热痛,足背上爆开三个大洞,就像三个沸腾的“石灰池”,里面正不断地溢出黄白色的物质,手上还冒出好几个“鸽子蛋”,随时有炸裂的风险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医生介绍,刚开始治疗的前几天,虽每天换药冲洗,仍有“石灰粉、豆腐渣”样的物质源源不断地溢出,所幸经风湿免疫科和骨伤科一段时间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后,于大伯的脚算是保住了。
大伯痛风三十年
差点面临截肢风险
56岁的于大伯是宁波人,从小在海边长大,把海鲜当零嘴吃。二十出头就有了第一次通风的表现:右脚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,当时他自行吃了止痛药,症状有所消退,自此于大伯每年疼痛反复发作时,就开始吃药。
他本以为自己是“久病成良医”,也不需要去医院治疗。没想到,长年累月下来,尿酸结石已攻占了他身体里的好多地方,痛风发作的地方也愈发增多:关节红肿热痛逐渐遍及双脚第一跖趾关节、双踝、双膝关节、双手近端指间关节、双腕关节......
三年前,疼痛难忍的于大伯前往当地医院就诊,被诊断为“痛风”,医生在开了秋水仙碱、依托考昔等药物,进行对症治疗后,于大伯的症状又控制住了。
可遗憾的是,于大伯却始终不遵从医嘱,不按规范进行服药,这下痛风发作更频繁了,从以前的每年一到两次,到现在的每周发一两次,手指和脚背上的“鸽子蛋”也越来越大,时间一长,于大伯便觉得痛风是看不好的,索性也不去看了。
“痛风本身是可以有效控制的,但如果不进行系统规范的治疗,其后果会愈演愈烈。”浙江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戴巧定介绍,长在于大伯关节处的这些大小不一的“鸽子蛋”,就是痛风石;而皮肤破溃后所溢出的黄白色“石灰粉、豆腐渣”样的物质是尿酸盐结晶。
像于大伯这样长期处于高尿酸状态,痛风石已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伤,周围的组织细胞也已坏死,感染的可能性很大。若出现严重感染,易引起脓毒血症,该病目前很难彻底治愈,且进行长期控制的难度也会很大,最后往往需要截肢才能保住生命。
有效控制血尿酸
痛风结节能逆转
痛风石又称为痛风结节,是在一定条件下,关节腔内外的尿酸钠析出成为结晶,尿酸钠结晶在关节软骨、滑膜、肌腱等部位沉积而逐渐形成的皮下结晶块。
“大约30%的痛风患者会长出痛风石,其共同特征是血尿酸控制不佳。血尿酸持续高位的痛风患者有可能在5年内出现痛风石。”戴巧定解释,但也不是所有血尿酸控制不佳的痛风患者都会长出痛风石,过可以肯定的是,血尿酸水平越高,长出痛风石的几率也越大。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出现痛风石后,如果不加以干预,“石头”会变大和增多。
因痛风石位于体表软组织,向内可发展到骨头和关节,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;当痛风石向外扩大,就会破坏软组织和皮肤,尤其会让皮肤变薄、破溃,尿酸钠结晶或小痛风石会不断流出,形成该部位的溃疡和窦道。
痛风石的一般破溃口可能多年无法愈合,巨大的痛风石、溃疡、窦道、骨髓炎的出现,会降低关节功能甚至丧失关节功能,最终导致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。
医生介绍,痛风石的治疗和痛风性关节炎一样,都需持续控制高尿酸血症。而对痛风石患者的尿酸管理则更为严格,其血尿酸水平需要控制在300μmol/L-180μmol/L,目的是避免新的尿酸盐结晶在关节、软骨和滑膜处继续沉积,形成新的痛风石;控制血尿酸水平达标且保持<300μmol/L以下,可以让已有的痛风石溶解、缩小甚至消失。
戴巧定表示,“当痛风石<1.5cm,且新发不足3个月,痛风石还未硬化,血尿酸水平持续达标6个月以上,可以溶解消失。”也就是说,要想溶解痛风石,早发现、早治疗很关键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标签: